孙的吹捧很有分寸,既不会让人感觉夸大其词,又能让人欣然接受。
袁承德此时虚假的殷勤少了几分,脸上反倒恢复了几分知县的威严。
长孙则靠近几分,悄声问道:袁大人必有高人指点,否则不会有今日之光景。
袁承德闻言表情明显愣了一下,随后再次恢复了之前的殷勤,笑眯眯地对长孙说道:大人说笑了……若说高人的话,读书时倒是请算命先生算过命,说我官运浅薄,莫要贪心,能搏个谋生之职便可。
长孙同样一愣,而后哈哈一笑,开口打趣道:还有此等高人,袁大人必要为我引荐,我也要算上一算。
哈哈……
二人都将对方的话当做笑话一听,嘴上一乐。
只是长孙笑过后,却又看似无意地说道:当今朝廷难混啊,稍错一步便尸骨不存……像袁大人这样请高人帮忙指点迷津绝非错事……
自己几分官运心里还是有数的,但高人指点下若能攀上高枝,那也是能逆天改命的,你说是不是啊袁大人……
袁承德不知该作何表情,脸上很不自然,最后只能强装耳聋的尬笑。
长孙并不在意袁承德的装聋作哑,而是接着自顾自地说道:周大人便是最好的例子,当年也不过是寺正,但你看现在……那还不是攀上……
长孙戛然而止,袁承德早已将肥胖的身躯完全贴到了这一侧的窗户上。
大理寺卿可是当今朝廷里真正的大佬,这样大人物的发家史谁不想听上一听。
只是长孙却忽然像是犯了禁忌似的,掌嘴道:你看我这嘴,又开始胡言乱语了,袁大人莫要上心。
袁承德扫兴地坐直身体,称自己什么都没听到。
过了片刻,长孙就像是又有什么东西憋在肚子里,不吐不快的样子,忍不住开口道:周大人能有今日的地位,那全是靠自己能力。
袁承德闻言尬笑着附和,只是内心想着我信你个鬼。
长孙见袁承德的样子,像是看出了他心里的想法,顿时有些急了道:袁大人你不信?
哪有哪有……
长孙此时就像是上头了一般,一定要说服袁承德。
周大人可是经常教育我,这在大理寺可不能当个愣头青,只知道蒙头查案子,那有一天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……
这句话袁承德深表赞同,哪怕是没在大理寺待过,但他却明白官场的黑暗,只知道一门心思查案定然混不长远,起码在今时今日的朝廷是混不长远的。
长孙接着说道:周大人说过,查案不仅要看清案情,还要看清人情……
人情?
袁承德有些不解。
长孙凑近低声解释道:案情若错综复杂,背后牵扯的人际关系那必然更复杂……案子不好推进那就从人情下手,哪些人能动,哪些人不能碰,要第一时间搞清楚……
这个可比案情更重要,否则哪天碰了不该碰的人,案子还没摸明白自己先没了,那可不冤哉……
袁承德恍然大悟,两人相视一眼,皆是爽朗一笑。
但袁承德却明悟了一些。
对方这是在提醒自己,亮明背景,免得误伤。
袁承德故作随意的说道:袁某不像无名大人这般有悟性,又能深得信任……袁某只是凭着忠厚老实为大人们做些打杂之事……
长孙明白袁承德这句话中第一个大人是指自己,而另一个大人们则是指他身后的人。
袁承德接着说:但我还是想提醒大人一句,咱们做仆人的,要明白主人是谁……
这朝廷无论如何更替始终跳不出‘唐姓……大人你说是不是?
袁承德此时全然没了殷勤的模样,眼神中有劝告也有警告。
长孙在袁承德灼灼的目光下,先是错愕,后是惊恐,最后则是明悟。
而后长孙冲着袁承德抱拳,感激道:多谢袁大人指点!
原来高人就在身边,何须再引荐!
长孙这句吹捧配合之前的情绪变化,令袁承德极其受用。
哈哈,无名大人言重了……
此时袁承德眼神中已经没有戒备。
第三百七十五章 高人就在身边(2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